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汇总7篇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1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包括各班人数、上学期平均分、及格率、优良率、最高分、最低分及40分以下人数):
上学期:总人数104人,参考人数104人,年级总分:8934,平均分:85.9,80分以上79人,优良率75.9%,合格人数100,不合格人数4人,合格率96.1%,最高分100分,最低分21分。
二、教分析(包括各章(单元)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难点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的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采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运用四个领域的内容同时混编的方式,各个领域包括以下内容:
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进行一位小数的 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第三单元"乘法"。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第五单元"认识分数"。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 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
空间与图形: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是轴对称图形。第四单元"面积"。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的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统计与概率: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实践活动: 到商店调查三种商品的价格,做好记录。与同学比一比同一种商品的价格。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并与同伴说一说。用纸剪出一个你喜欢的图形,通过平移或旋转绘制一幅图案。设计旅游计划。厨房铺地转的选择方案 制作七巧板。调查小组同学的身高,并计算小组的平均身高,并计算小组的平均身高。在报刊上找出与平均数有关的信息,并与同伴说一说。
二、教学重点:
本册教材中的小数与分数、图形的变换与面积等概念,都是学生初次接触的重要基础知识,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它们是至关重要的。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数学学习与解决生活中的数学 问题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线索,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与实际价值,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三)、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在本学期中,继续提高教学质量,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四、教学工作进度表
周次教学内容周次教学内容
1元、角、分与小数11面积
2元、角、分与小数12面积
3元、角、分与小数13面积、认识分数
4对称、平移和旋转14认识分数
5对称、平移和旋转15认识分数
6乘法16统计与可能性
7乘法17统计与可能性
8乘法18总复习
9乘法19总复习
10乘法、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2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53人,其中男生32人,由于男生占大多数学生普遍活泼好动,大部分学生聪明好学,但是由于后进生数量较多,本班成绩一直居全镇下游,去年新转进四名学生中,一名学生位于全班倒数,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差,需要做大量的补救工作。在活动单导学模式下,部分后进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赶上班级整体,仍有3~5人需要个别辅导和小组帮助。
学习习惯方面,经过一学期活动单导学模式的磨合,发言的学生数量有所提高,作业质量仍须不断加强督促,没有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
二、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方面。
数与代数
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能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能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一米,几角是十分之几元.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能读写一位小数和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
空间与图形
能指出由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成的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经较简单的视图要求拼搭物体.结合实例感知生活中常见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平移,能动手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
统计与概率
结合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会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状况.
2、数学思考方面
经历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分数,小数的过程,学习用数描述,表达现实世界中的现象,发展数感.经历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 ……此处隐藏7365个字……系,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在测量活动中,体会、理解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5、结合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经过。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1、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第五册教材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
数与代数:万以上数的认识,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计算器,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空间与图形:观察物体,平行与相交。
实践与综合运用:影响秋千单位时间内摆动次数的因素,纸与我们的生活。
统计与概率:认识条形统计图、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些内容是教学重点。 的内容比较抽象,是教学难点。
五、 落实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采取的措施和改进意见
1、创造性的使用和处理教材。教学选取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新颖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重视有效的小组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3、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口算和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4、应用题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过程,准确的把握数量关系,逐步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数学学具,重视学生操作,让学生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 6、作业布置力求少而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作业批改要及时,并努力做好批改记录,以便进行有的放矢的反馈和矫正。
7、对后进生要多给与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其上进心。鼓励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使后进生乐于接受。
8、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多读书,多查阅资料,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多听课,多评课,汲取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7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更好的完成本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本册的具体内容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一班现有学生39人,二班现有学生38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虽已发展了有意注意,但还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上课不专心听讲,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
2、学生一般对上课所讲的内容不容易感兴趣。如果教师讲得有趣,学生肯定会全神贯注。
3、有的差生平时受到教师的关注少一些,而教师的批评正是一种关注,潜意识想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析
知识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24时计时法。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熟练的进行相关的口算,会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以及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以及商不变的性质。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4、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了解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与相交的位置关系,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在测量活动中,体会“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垂线段最短”,理解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5、结合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经过。
情感与态度目标:
1、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材内容(包括实验)及重点、难点分析
数与代数:万以上数的认识,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计算器,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空间与图形:观察物体,平行与相交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些内容是教学重点。“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比较抽象,是教学难点。
四、落实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采取的措施和改进意见
1、创造性的使用和处理教材。教学选取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新颖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重视有效的小组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3、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口算和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4、应用题的教学要重
视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过程,准确的把握数量关系,逐步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数学学具,重视学生操作,让学生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
6、作业布置力求少而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作业批改要及时,并努力做好批改记录,以便进行有的放矢的反馈和矫正。
7、对后进生要多给与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其上进心。鼓励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使后进生乐于接受。
8、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多读书,多查阅资料,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多听课,多评课,汲取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