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院的实习总结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法院的实习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法院的实习总结 篇17月19日至7月30日,我在肇庆市XXX人民法院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习。在短短的两周内,我感触良深,收获颇大。
总结一下我在实习期间所做的工作。
首先是旁听听审。在实习期内,我接触了大大小小的案件。其中,涉及到房地产纠纷居多,离婚案件,借贷纠纷,保险赔偿和交通事故赔偿等等。旁听时,我认真听取了每一案件的来龙去脉;原,被告双方的事实,理论依据和法律依据,分别做好了笔记,把当中的重点记录下来,之后通过翻阅课本和法律条文,增强理解。这一过程让我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来保护自身利益,而且也借此机会了解到每宗案件纠纷的特点,使我认识到要知道每一案件的真相必须要通过的了解和分析,才能明白事情的事实。此外,我的印象中,法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庄严的气氛。一般听审者都必须按照有关程序进行,不允许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或理由扰乱法庭的秩序。我在民事法庭实习时,开庭前,原告和被告都要出示相关资料证明其为主体人资格,原告和被告所提供的证据要提交双方过目,以便审讯时双方进行质辩。作为庭长,会向原,被告讲述清楚审判的程序和流程,从而进一步体现了法律公正。在旁听过程中,审判员和律师对整个案件的驾驭能力以及他们清晰的思路,严谨作风,严密的逻辑语言令我羡慕和惊叹。想起自己学习了一年的法律,真切的想到了自己仅有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往后的学习中,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加强理论修养,学习好法律知识的同时,更需要积累实际办案经验和社会阅历。
其次,我还做了整理和翻阅卷宗。在实习期间,有关档案整理中,主要是房地产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合同纠纷,由于开发商不能按双方合同规定交付业主楼房使用,却不向业主作出相应的赔偿而致使这一纠纷。由于这一类案件牵涉的人数较多,金额较大,所以我专门翻阅了资料和上述的纠纷档案。得知近年来,全国各地房地产市场异常活跃,伴随这一态势,商品房交易合同纠纷不断发生,群体诉讼也越来越多,而开发商逾期交房,违反了合约里的规定,但却不遵守合同赔偿损失的条例,而且还以各种借口狡辩,不弄清事实,令业主不能按时收楼,损害了业主利益。按照国家法律的规定,结合案件调查的事实真相,购房人理应获赔。从侧面反映出随着社会整体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意识到个体局限的'购房人开始联合行动,多数以群体形式展开维权行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存在严重问题,法律条文不够规范,市场管理粗放,秩序混乱等。所以,通过了解卷宗里面的内容,就会对整个案件有了大概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这可以令我大体上把握一个案件的办案流程,例如包括立案,审查,批准,整理调查,审判,归档等过程。
在上述提及的每一个流程,平时工作中都不能忽视,忽略,大意和马虎,这正体现了法律工作的严谨性。其实当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必须要有足够的重视,不能有错误发生,否则会破坏法律公正严明,扰乱正常流程,影响办事效率等。虽然整理和翻阅卷宗看起来是一件很普通的工作,但这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对于了解,分析每个案件关键起重要的作用。而案件的关键需要从中去发现,做到摸清事实,详细分析证据,寻找依据去支撑案件的真相。法官也是这些方面出发,从而作出更公平,公正的判决。也许工作会很沉闷,但需要更多的耐心,这也是接触各类案件的最好机会,让我清楚认识法院的各项具体工作模块,法官的工作思路,其他人员的办事过程。
再次,在民庭实习做了法律文书的制作和书写。这些法律文书包括判决书,起诉书,庭审笔录,庭审提纲,合议庭笔录等。虽然它们都有一个固定化的模式框架,但是其中的内容却是需要根据每个案件的情节来构建的,不能一概而论,这需要要求十分仔细和认真地抓住每一个具体细节问题,简明扼要,思路要清晰,逻辑思维要严密,突出重点。所以法律文书的制作者需要有高素质,高深专业知识,而做这一工作,有利于训练大脑思维,提高文字的表达能力。此外,有时会帮庭长和书记员填写一些执行通知书,传票,公告等,虽然表面上极为简单,但都不能马虎完成,因为这涉及到法院信誉和工作能力高低的问题,所以作为专业的法律工作人员,即使是一件小小的事,都要认真对待,出色的完成任务,这是工作要求,更是对法律工作尊敬的追求。
另外,我还了解更多有关法院工作方面的信息。如立案庭。在立案庭里面人数是整个法院各部门中最多的,因为它是工作的先头兵,有着重要的地位。还有,法院有着严密的安保,进出的人员要经过登记和检查,这对于法院工作的开展和工作人员的人身有重要的保障。
最后,谈一下我在实习期间的感受和体会。
通过这次实习机会,让我增长了许多知识。我深刻地了解到法院工作的具体细节,包括立案程序,审讯过程,无论在视觉和听觉上,都带给我心灵上刺激。在这里每一个人都和蔼可亲,让我感到无比温暖。在这里每一个人都兢兢业业,让我感到他们工作的热情。喜欢这里的工作纷围。在这里学会如何待人处世,学会如何与人交流。在这里学到了更深的专业知识。在这里每一天都是那么的充实和有意义。但也反映出自身存在许多不足,如专业知识薄弱,工作能力和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我知道要成为一名法律人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我有信心,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不管前面的路有多艰辛,我都会坚持下去。在今后我会加倍努力学习,为自己的梦想奋斗。
感谢XXX法院给予我这次实习机会,感谢一起工作过同事的指点!
在法院的实习总结 篇2首先,我想向所有为我的实习提供帮助和指导的某某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及我的老师致谢,感谢你们为我的顺利实习所作的帮助和努力。
我的实习是在某某人民法院民二庭学习的。通过学习,我在专业领域获得了实际工作经验,检验了自己两年来所学的知识,使自己知识得到了巩固和加深,促进了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实习期间,我接触了大量的案件事实,了解了民事案件从立案到结案的全过程,并对执行程序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一些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我全程参与了案件自立案庭移送到民二庭之后至审理终结的过程,并对部分案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也在法官的指导下完成了几份判决书和调解书。同时还参与了一些案件的执行过程。在此期间,我进一步学习了相关法律知识,对民事第一审审判程序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执行程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注意在此过程中将自己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 ……此处隐藏21513个字……庭长说我是他们挺历年来最认真的一个实习生了,虽然听得出来这只是溢美之词,但是心里仍然很得意。其他几个法官提建议的时候,都说了我以后前途无量,要好好学习,他们是不能比之类的话。不知为什么,一时之间有些伤感,是那种好久没有过的,虽然知道自己与大家仍不是很熟,感情也不是很深……
大家都说以后有空要回来常坐,我知道这样的机会以后大概会很少了,但是仍然一个劲的应承着……
想着和c法官及y法官一起取证,想着第一次为z法官做书记员,想着为c书记员大的判决书,想着h庭长的指导,想着当初来者的想法和目的和对法律的认识,想着现在所从新认识的一切,不禁感触良多……
在法院的实习总结 篇13我在刑庭实习最大的专业性的收获就是感受到了认定事实对于案件审理的重要性。法官们,尤其是刑庭法官对于什么是法律,基本没有太大的认识分歧,而且重复性的对于法律的适用基本让他们熟知需用的法律是哪些;对于具体某个案件来说,更为重要的是案件事实怎样认定,也就是证明标准那些问题了。法官合议时会就起诉书认定的事实和被告人供述的事实进行比较,然后罗列各方的各种支持证据和意见,然后统一认定定案的案件事实及其证据。
在法院实习的时间虽然很短,但的确让我见识了很多。不少同学常抱怨说,在法院里大都要被人差遣,只能做些跑腿的事情,但我觉得,当我们走到社会上,谁一开始能够不被人差遣呢?即使自己做老板,也是需要付出辛苦代价的。至于跑腿,就像上文说的,每个人都要从基层做起,在基层只要你努力积极,依旧能够学到许多出乎意料的东西,包括一些理论的落实,包括感受工作的氛围,同时也包括在一个小集体中的待人处世。
大三这个假期的实习经历,对于每个法学生来说都可能是一个颇为重要而有趣的事情,正如与许多同学聊天所说的那样:通过实习,我们似乎对未来的钻研方向或是职业方向有了某种比较清晰的认识。这倒不是因为实习工作果真对我们这些学生选择未来的职业有什么帮助从理论上说,作为对培养法律人才从学习阶段迈向职业阶段的重要教育途径和手段的毕业实习,从实际中看却只是见识司法官僚运作甚至是“普法”的一个环节而已。
法学专业的扩招,学生多了,实习需求自然水涨船高,而没有“相应增加”的实习单位面对一拨拨将来不太可能从事法律职业,尤其是司法业务的学生自然也没有以前热心了,于是实习工作越来越简单,要求不断降低,许多学生只能来法院等单位“见习见习”而已,而是调侃说原来大学近三年的理论学习实在只是学习了法律制度和法律文本的框架(法律思维等完全说不上),说起什么部门法都是“一知半解”,然后通过实习时主动选择或是被动调配的机缘,可以地了解某个部门法的法律文本在实践中适用,便觉得除了对这个部门法比较了解之外,其他的法律文本实在是让人感到陌生,从而产生了对这个部门法方向的某种类似于初恋情结的好感。通过这次实习,我对于法院的工作,对于那里的`工作人员有了一定的认同感,而这种认同感或许也就是司法改革中所强调的各类法律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共同语言,是一种职业上的认同。我想,实习的价值或许就在于此;一是经过这次的实习,自己除了感到需要注意上面所说的那些良好态度之外,还让我感到法律职业素养之一——保密意识的重要性,毕竟法律工作的性质不同于其他工作,保密意识是一项基本的工作要求。
作为实习生,我也有遇到新鲜事物想与人分享的冲动,但也能慢慢适应那种“沉默是金”的感觉;再就是与领导打交道一定要注意分寸和身份:这次实习中,我因了某些原因不得不跟着几个书记员和法官,其实当你名义上“隶属”某个合议庭时,千万不要帮其他合议庭做太多事情,起码不能影响到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对于这一点,我是很无奈的,毕竟我也很被动;最后还是谦虚谨慎吧:无论是对法官还是对书记员,甚至只是对其他实习生,也不要太锋芒毕露。自己沉默点,只要用心学,把握住关键的机会就行了。做人就得让人感到沉稳踏实,太轻浮的人什么样的朋友都不会有。
在法院的实习总结 篇14首先,感谢所有为我一个月的实习提供帮助和指导的XX区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谢谢你们!一个月的XX法院实习,很愉快,受益匪浅!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将理论付诸实践,让他在自己该在的地方,他才能发光,更好的得到检验!抱着这样的认识,我来到了XX区人民法院。
一、初到法院满腔激情
20xx年7月15日,我们来到XX区人民法院,法院政治部的领导接待了我们,对我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提出了一些希望和要求,实习生们认真听取了领导们的讲话,个个充满热情。
我被分配到了“速裁组”。“速裁组?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哎!”这是我当时的第一反应。不过没关系,我敢于挑战新鲜事物,就这样,我满怀激情,正式开始了在XX法院的实习生活······会议结束后,同学们都跟着各自庭的庭长去熟悉了工作环境。我被带到了速裁组办公室,与我的指导老师审判员张老师,书记员童老师见了面。
第一天的工作由此拉开了······午间休息时,还在想着“速裁组”这三字,突然脑子里闪过“民事速裁”,这不就是吗!民事速裁程序是将当事人之间的诉讼契约予以法律保护,并赋予该契约以国家强制力。民事速裁程序自始至终均反映着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而法院在速裁程序中仅仅扮演一个引导者、询问者角色。在引导过程中,尽量通过协调,达成双方当事人在实体权利以及诉讼权利方面的各种合意,从而突破民事诉讼法普通程序、简易程序规定的答辩期间等诉讼期间的硬性规定,灵活有效地解决当事人之间的诉讼纠纷,缩短了诉讼周期,提高了诉讼效率,降低了诉讼成本,有效地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将案件各方当事人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
想通了,感觉人也舒畅了,接下去的日子,不再茫然!
二、结案日的来临
实习的这一个月正好赶上XX法院的结案日,加之下个月是XX法院并入浦东法院,所以好多的交接工作,案件特别多。
排序、敲章、敲页码、打目录、电脑结案、打印卷宗封面、装定卷宗、涂浆糊、贴封条······到最后的归档,一份看似薄薄的简单的'卷宗,却经过了那么多的程序,足见其严谨性,却也是一件机械化的工作,在机械中寻找快乐,在装定了几份卷宗后,根据其每个步骤的特点,想了个好听的名字给它们,如,我把敲章、敲页码称之为“内装修”,把涂浆糊、贴封条称之为“烤鸡翅”等等。
结案日的来临,就是我们每天都面对着堆积如山的案件,为忙碌的工作添加点乐趣,解除点无聊,这就是我面对忙碌的态度。忙碌中,我们寻找娱乐,实习的一个月,正值上海的酷暑,法院有时到下午2:30才上班,所以,约上三五好友及其他庭的同学,书记员姐姐请我们唱ktv。我们忙碌并快乐着······
三、离开时的不舍
即使很短暂,但是已经相处的有感情了!
一个月,很快!实习就这样结束了,离开的时候很不舍!这一个月,通过实习,我了解了大量庭审案件从立案到结案的全过程,进一步学习了相关法律知识,对立案的程序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注意在此过程中将自己所学理论与实习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实习结束时,我的工作得到了实习单位充分的肯定和较高的评价。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