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5-10-25 11:41:08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进一步学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的基础。本节课在小学数学“空间图形”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周长”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抽象,这是由于在实际生活体验中,学生见到、摸到、用到的图形的形状、大小比较多,而感受和关注周长的时候比较少。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这样的设计很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景和具体图形和物体,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意义。并能测量和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数学思考:经历观察、测量等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解决问题:在学习活动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体现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与态度: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设计:

(一)看一看,描一描。

1.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是树叶飘落的季节。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些美丽的叶子图片!多漂亮的叶子呀!可爱的蚂蚁看到它,高兴极了!它说它会画树叶,一笔就能画成美丽的树叶!看!(出示课件)仔细观察两只小蚂蚁是怎么画的?谁画的好?

师:这样由一点开始,再回到起点的一圈,在数学中叫做一周。这外面的边叫做边线。

师:沿着树叶的边线画一圈,一个美丽的叶片图案就出现了。现在谁再来说说,蚂蚁是怎么画的?

生: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画一周,最后又回到起点。

师:小蚂蚁也能做老师,它教我们画出漂亮的叶子,你们学会了吗?

请你拿出一张纸,选择一片最喜欢的树叶,用彩笔沿着树叶的边线一笔描出它的轮廓来。开始吧!

2.好!谁愿意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是怎么描的`?(请用笔指着,说清楚是从哪里开始的,又到哪里结束。)

3.小结:看来,不管从哪里开始,大家都是沿着树叶的边线描了一周,请看(动态演示)。你们知道树叶边线的一周的长度在数学上叫什么吗?这一周的长度,我们把它叫做树叶的周长。(板书课题:周长)

4.再来看(出示图),你能描出下面图形的边线吗?

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用一笔描出来。

刚才同学们沿着图形的边线描了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二)找一找,摸一摸。

1.你能从我们身边找一个例子说说什么是周长吗?下面请你们同桌合作找一找,并且摸一摸它的周长,也可以下位找。(指导:课桌面的周长、课本封面的周长、黑板面的周长、地面周长、水池池口周长。)

2.谁来说一说你们找的结果?你可以边说边指一指。

(三)量一量。

1.大家找到了很多,看来周长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且周长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比如,我们去做裤子时,裁缝都要量一量你的腰一周有多长,也就是平时所说的腰围。

2.现在请大家估计一下老师的腰围大约是多少厘米?

估计的准不准呢?谁来量一量?(注重测量方法的指导:腰围怎么测量?)告诉大家测量结果。

3.根据这个结果,请你估计一下自己的腰围是多少厘米。

同桌合作量一量。

谁来说说自己的腰围?看来同学们的腰围大约在60cm左右。

4.小结。

通过前面的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善于观察、爱动脑筋,所以想邀请你们参加下面的闯关比赛。有兴趣吗?

这里共有3关,每闯过一关都会得到相应的分值。最后得分最多的就是今天的胜利者!有信心吗?让我们充满自信迎接挑战!

(四)闯关练习。

1.先看第一关,量一量、算一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这里有3个图形,请你选择其中1个图形。看课本45页第2题,做在书上即可。

选择长方形的能说说是怎么测量和计算的吗?有不同方法吗?大家真聪明,关于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后面我们还要研究。

第一关谁成功了?请为自己加上100分!

2.下面我们来继续闯第二关。怎样量出树叶的周长?谁闯过了这关加上200分。

3.第三关。(课本45页第3题)

课件出示图:他们的周长一样吗?(指名说说)

我们来看看演示移动的方法。谁闯过了这一关?祝贺你们!每人加300分!

回想一下,刚才大家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图形周长的?

这一关哪组闯过去了?请加上200分!

现在算算自己得了多少分?祝贺你们!其他同学不要灰心,有信心赶上他们吗?希望你们找出自己的不足,下一次迎头赶上!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有什么收获,你能谈谈自己还有什么困惑吗?

(六)课后作业:

量出红领巾的周长。

板书:周长

树叶边线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余数,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明白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意识和动手操能力、观察对比、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在学习中引导学生逐渐养成细心观察、仔细思考的好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很高兴我们能相聚一起,在数学大本营里,收获知识,收获快乐。我们的口号是:数学大本营,快乐伴我行。(课件展示)

咱们一起做个“猜手指”的游戏,从大拇指开始数至小指,依次往下数。当你说到一个数,孙老师就能知道这个数会落在哪个手指上,相信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学生挑战,教师应战。)

师:知道老师为什么猜的这么快吗?这个游戏中藏着数学秘密呢 ……此处隐藏16585个字……。三角板一周的长度到底是10cm还是14cm?学生辨析后计算三角板一周的长度。师生互动,辨析34cm的意义。

以钟面为例,问学生怎么测量钟面一周的长度,对学生提出的合理方法一一肯定,引导学生使用软绳和直尺进行测量,并问学生如何测量树叶一周的长度。

3、辨析并概括概念。

师:刚才我们选研究了什么是一周,这是相片、树叶表面、三角板、数学书封面和钟面的一周。接着我们通过量一量、算一算得到了相片一周的长度是60cm,三角板一周长度是34cm,钟面一周的长度是xxcm,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测量树叶一周的长度,每一个图形的一周都有自己固定的长度,我们把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板书)

课件出示平行四边形、五角星、角、饼形,组织学生辨析。提问:这些图形都有周长吗?如果没有?说明为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补充板书。学生齐读。

三、内化巩固,解释应用概念。

1、生活中举例说出哪些物体表面也有周长?(黑板、桌面等)

2、教材P84第3题;下面每组图形的周长一样吗?通过测量每条边的长度再相加的方法,发现第1组的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第2组中右图的周长比左图的周长要长。如果学生有更好的方法加以肯定。

3、教材P88第9题;下图的长方形被分成两部分,哪个部分的周长长?通过辨析总结出周长的大小与图形的大小没有关系,不是图形大周长就大。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一册第二单元课外拓展课。

教学背景:

学生已经掌握了“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这三个方面的知识。接下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探索课外知识和扩展知识能力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我们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一堂实践课。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具备初步操作电脑的能力。

设计理念:

首先,在这节课中我计划利用电脑室,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一台电脑可以使用。这样做不仅方便我们的教学,还能让现代教育技术真正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电脑上,我将呈现一个童话世界——"数学王国",这是一个儿童的乐园。接下来,我将向学生展示两条通往"数学王国"的道路,一条宽一条窄,并请学生比较哪条路更宽、更窄。然后,我会引导学生选择宽路进入"数学王国"。一旦他们进入了"数学王国",我将指导他们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和游戏,这些活动和游戏将扩展他们的数学知识面。最后,我将鼓励学生思考:除了在"数学王国"和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可以进行比较?他们需要比较的是什么?

教学目标:

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如比较数量、尺寸)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拓展知识面。除了能够比较事物的数量、长度和高度外,也需要学会比较事物的距离、厚度和宽度等等。

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同时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让他们深刻体会到知识无穷无尽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教科书上学过的知识。

⒈电脑显示:数学王国的两位小精灵“智智”和“明明”突然在电脑屏幕上出现。智智开口说:“大家好,我是‘智智’。”紧接着,明明补充道:“我是‘明明’。欢迎来到我们的‘数学王国’。你们想来我们的王国玩吗?那里有很多有趣的数学活动和游戏。真的超级好玩!”智智继续说道:“但是,要进入数学王国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而这些知识可能不在你们的教科书上。你们有信心应对吗?”

教师继续向学生发问:“你们对自己有信心吗?如果有的话,请举起你们的'手。”(教师需确保指导学生都积极举手,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⒉出示复习题。

教师指出:同学们聪聪有话要跟我们说。我们一起安静地听听聪聪要说什么,好吗?(电脑放出聪聪的话)聪聪说:“同学们你们要去数学王国必须到玩具房里面取两样东西。一是在最高的那个柜子上有三条钥匙,你们必须取最长的那条钥匙。二是在最多玩具的那个木箱里有一个“多拉A梦”,请你把他带上。你别小看他。有困难的时候他可是你的好帮手噢!只要你把“多拉A梦”按一下,他就会发出声音召集小朋友来帮忙。(老师提示学生把“多拉A梦”放在桌面的右下角的正方形筐里。)

⒊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复习题。

二、进入“数学王国”,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

⒈进入“数学王国”。

电脑发出温暖的声音:“亲爱的同学们,每个人都非常聪明。现在,我们将一起进入神奇的"数学乐园"吧!请跟着我来。”接着,屏幕上显示出一个巨大的门,上面写着“数学乐园”四个大字。可是,通往"数学乐园"的道路有两条,一条宽敞一条狭窄。这时,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探究两条路的异同,并提出疑问:你们认为应该选择哪条路呢?我们先听听智慧的小明是如何说的吧!电脑播放出小明的声音:“同学们,我建议我们走宽敞的路进入。然后,使用刚才收到的钥匙打开大门。”(老师引导学生完成)。

⒉遨游“数学王国”。

⑴比大小。

老师引导学生参加游戏一:钓鱼。电脑显示一个小鱼池。鱼池里有大鱼和小鱼。请学生把钓到的大鱼放在大筐里,把钓到的小鱼放在小筐里。每条大鱼5分,每条小鱼2分。看看谁的分数最高。老师指出,请大家注意,放错了位置不给分。

⑵比厚薄。

老师说:同学们,你们肚子饿了吗?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美味的三明治。(电脑显示两块厚度不同的三明治。)在大家面前有两块三明治。它们有什么不同呢?(老师引导学生说出两块三明治的异同。)其中较厚的已经过期了,不能食用。请大家将厚的三明治放入垃圾桶中。把薄的三明治放在盘子中。

⑶比远近、比直曲。

电脑显示两条河,一直一曲。在两条河上都分别有两条远近不一的船。老师指出河的对岸还有很多有趣的游戏。我们一起乘船过去玩,好吗?但是,直河上较近的船才是通向对岸的,别乘错船噢!(老师引导学生完成此题。)

⑷自由活动时间。

过河以后,老师提醒大家,这里还有很多好玩的活动和游戏等待着大家的参与。你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感兴趣的项目。完成得好会得到额外加分,还有精美奖品哦!但是要注意,若做错了会扣分。所以大家务必认真思考并努力完成任务。对于遇到困难的同学,可以向老师求助,就像召唤“多拉A梦”一样。老师会立即前来帮助你们。不仅如此,附近的同学也可以听到求助声,主动离开座位前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屏幕上展示了一个充满欢乐的游乐园场景,里面有各种小动物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游戏等待着同学们的参与)。

三、提出问题,并小结。

自由活动时间过后,老师提出问题: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或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有哪些事物是可以用来比较的?它们可以比什么?(老师引导学生交流和讨论。)最后,老师指出: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物是可以用来比较的。它们有的比厚薄、有的比曲直、有的比远近、有的比多少等等。只要我们小心观察,努力探索,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是数学,处处有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精选【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