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时间:2025-09-10 18:17:06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优美词句;了解作者的写作特色。

潜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联想;能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描述一处景物。

情感目标: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二、教学重难点:

透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透过上节课的学习,黄果树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多么壮观的景象啊!难怪作者会说:(相机出示第一自然段)

指导读好感叹号(赞美)

3、作者为什么称黄果树瀑布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呢?这天,我们就借作者的语言文字来美美地欣赏一下。听一听黄果树瀑布对我们深情地呼唤,看一看黄果树瀑布给我们激情的震撼。

二、感受所见、所闻、所感

(一)聆听瀑布

1、我们先用耳朵来聆听黄果树瀑布的声音,谁来读读描述瀑布声响的语句。

刚进入风景区,我们听到了――

出示: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1)从远处飘来是怎样的一种声音?为什么不用“传”呢?(声音很小,轻柔,要细细的听)

播放课件,体会声音的.轻柔。

引读: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就像――

(2)渐近渐响,那“像潮水般”又是怎样的声音?(水声很响)

结合理解词语:人喧马嚣是一种怎样的声音?你觉得在什么地方会有这样的声音?繁华的大街,刚散场的影院门口。人喧马嘶的声音大吗?此刻这潮水般涌过来的瀑布声都盖过了人喧马嘶,够大的声音。

(3)继续播放课件,体会渐近渐响的瀑布声。

(4)这段话中连用两个比喻,把瀑布的声音比作()和(),从中让我们体会到这瀑布声越来越响,这响声由远及近。

(5)指导朗读。

远听瀑布声似微风飘来,近听瀑布声像潮水涌过,黄果树瀑布的声响太美妙了!你能把进入黄果树风景区,听到的这种渐近渐响的美妙声音读出来吗?先练练。

指名读。――你为什么这么读?

齐读。女生读到“就像微风拂过树梢”时,男生加入一齐读。

2、出示: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响声大吗?何处看出来?

是啊,一架织布机在耳畔织个不停那声音已是挺热闹的了,何况此刻有――

――水声成了……(生说)

――又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

――好热闹。

女同学齐读。

3、出示: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

(1)从一个“泻”字中,你看到了这黄果树瀑布是怎样的?(瀑布很高,水从上往下流得很急。)

――80多米宽的瀑布,从70多米高的悬崖绝壁直泻入犀牛潭中,发出震天巨响,10里之外就能够听到,就像雷声轰鸣,山谷都在回应了,难怪在附近讲话用再大的声音都听不见呢!这声响够令人难忘的,男同学齐读。

4、小结:是啊!光听瀑布的声音,我们就感受到了瀑布的磅礴气势。

看来――(出示第一小节,齐读)

(二)、观赏瀑布

1、气吞山河的声响震撼人心,令人沉醉,那你们想去看一看黄果树瀑布的真面目吗?谁来读读作者眼里的黄果树瀑布的形态?

出示: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会联想的人,就应会从字里行间看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象。(生自由读)

你看到黄果树瀑布是什么样的?(生自由说)

(1)瀑布宽80米,我们的教室前后长十几米,此刻有5个教室那么长。这么宽的白色缎子从织布机上泻下来,你感受到瀑布的什么?(壮美、气势非凡、不同凡响、雄伟壮观)

(2)那你能透过朗读把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非凡和雄伟壮观表现出来吗?学生练读句子:再读读句子,读出飞流直下的气势。

(3)指名读句子。

(4)这黄果树瀑布是白水河在黄果树地带构成的九级瀑布中最大的一级,是世界上唯一能够从前后左右上下多角度观看的瀑布,此刻我们就从多个角度来欣赏一下(出示图片)

(5)再指名读句子:谁愿意透过自己的朗读来把黄果树瀑布飞流直下的画面再一次呈现给大家?愿意的同学就勇敢地站起来。

2、过渡:刚才我们欣赏了黄果树瀑布飞流直下的形态,而黄果树瀑布飞流直下撞击岩石后又会构成一种更为奇特的景观――学生接:银雨撒金街)

(1)“银雨”指什么?(晶莹的水珠)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怎样又变成金街了呢?(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

(2)谁愿意用自己的朗读带领大家走进这小镇?(配乐)其他同学闭眼想象你仿佛看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学生交流感受。

(三)感悟瀑布

1、细细领略瀑布不同形态的美,体会黄果树瀑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的真实画面。我们想不想与瀑布亲密接触呢?(想)

2、我们随作者来到了谷底,让我们一齐与作者亲近黄果树大瀑布,读读5―7小节,找到喜欢的语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3、学生默读课文,写批注。

4、谁来读一读你喜欢的句子,说一说你的感受。

――与瀑布隔得很近,仿佛――尽情享受“银雨”扑面的滋味,好舒服!

我们无法前往享受一番,那就想想夏天体育课后,你撩过不少冷水来洗脸,这会是怎样的感觉呢!

――每个细胞怎样会灌满活力的你有怎样的感受?

想象自己端坐在谷底,与瀑布咫尺相望。壮观的瀑布直泻而下,瀑声盈耳,惊心动魄,山回谷应。我们人仿佛置身在圆形的、立体的音乐池中。

――四周的瀑布声好比奏鸣的乐声,自然、美妙,扣人心弦,思绪也自然地飘飞着,身子仿佛就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为之激动、为之兴奋、灌注了无穷的活力。

――原本在大自然面前十分渺小的人,此刻在大自然神奇魅力的熏陶之下,耳濡目染,人的胸襟开阔了,人与景合而为一,人瀑相融,人仿佛也成了瀑布中的 ……此处隐藏21263个字……。(学生默读课文后交流)

(生1:我发现作者用了比喻:“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把瀑布比成宽幅白练,使我的脑海里一下子就跳出了黄果树瀑布的样子,很形象。)(出示幻灯片23)

(生2:我也发现了比喻:“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作者先把瀑布的声音比作微风拂过树梢般轻柔,再把它比作潮水涌上岸滩的喧嚣汹涌,使我仿佛听到了那渐近渐响的“哗哗”声。)(出示幻灯片24)

3、作者对瀑布声音的比喻可不止这一处,你发现了吗?

(生1:“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生2:“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

4、为什么同样的瀑布声,作者会作出不同的比喻呢?(学生思考后交流)

(生1:我觉得是瀑布的声音发生了变化。)

(生2:我认为是作者听瀑布的位置变化了,所以听到的声音也变化了。)(出示幻灯片25)

5、小结:是啊,比喻要用的准确、巧妙,才能让人有如身临其境。

6、作者还使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呢?(出示幻灯片26、)

(生1:我发现作者使用了夸张的方法:“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从中我知道了瀑布的声音非常之响。)

(生2:“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这里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黄果树瀑布的宽。)

7、同学们交流的都很好,听老师来读读这段文字,你来看看这是什么方法?(读课文最后一小节。)这一小节中既没有对瀑布声音的描写,也没有形态的描写,它是如何表达瀑布之美的呢?(学生思考不出,教师加以点拨)(出示幻灯片27)

①徐霞客何许人也?(生: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

②他在遥望瀑布时,仿佛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他仿佛听到“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生2:他仿佛听到“如雷声轰鸣”般的哗哗声。)

(生3:他仿佛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8、小结:这样一位伟大的侠客,他见过的美景千千万万,可是在黄果树瀑布前,他“凝神——谛听(生接读)”,他“完全——沉醉(生接读)”了。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的方法就叫“衬托”。

9、过渡:如果说好词佳句是散落在文中闪亮的珍珠的`话,那么写作的顺序就是将这些珍珠串成精美项链的丝线,本文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呢?请大家迅速地浏览文本,想一想。(学生浏览全文)(出示幻灯片28)

(生:课文是按照“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透过树的缝隙、来到谷底、离开潭边”这样的顺序来写的。)

10、小结:作者就这样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感受着,这样的写作方法叫“移步换景”。

三、走出黄果树瀑布,谈出印象,写出感受。

黄果树瀑布如此壮美,面对此情此景,如果你就是那位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你想对黄果树瀑布、自己、后人说些什么呢?请用三五句话写下来。(学生思考后写话)(出示幻灯片29)

四、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结合课文以及搜集的资料以“我眼中的黄果树瀑布”为题写一篇文章。

3、利用搜集的资料写一篇介绍瀑布知识的文章。

板书设计:

形态 宽

17、黄果树瀑布

声响 大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点、难点: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

教学准备:黄果树瀑布资料、图片、幻灯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15

【教学要求】

1、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意;

2、 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3、 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指名说说你学习了《烟台的海》一文后,对大自然有什么认识;

今天我们再领略一下大自然,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无限魅力,出示课题。出示中国地图,指出黄果树瀑布风景区所在的地理位置。

二、初读,整体感悟

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有什么问题想知了解的?(为什么把黄果树瀑布称为“大自然的杰作”)

2、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顺句子,了解每一自然段的内容,初步感受一下大自然的这一杰作。

3、 检查交流:出示“人喧马嘶、喧嚣、撩过来、挟来、掩映、聆听、悬挂、胸膛、山回谷应”指名认读,结合句子说说词意;

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指导读好长句;

小组讨论:在不同的地方所听到的黄果树瀑布的声响各有什么特点?找准文中的用词(渐近渐响、喧嚣、大合奏、山回谷应、訇然作响)

归纳中心:课文具体描写了_________,赞颂了______。

观录相、听范读、集体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阅读全文,说说课文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主要写了什么?

二、小组学习第2—5自然段

1、 哪几个小节写瀑布声,哪几个小节写水的形态;

2、 作者在哪几个地方听了瀑布声,声音各有什么特点,作者的感受是什么;

3、 作者在哪几个地方观察了瀑布水的.形态,各有什么特点,作者的感受是什么;

4、 小组集体读课文,把作者的感受读出来;

5、 班上交流,班上读书比赛,看看哪组最好。

6、 集体朗读。

三、自学第6--7自然段

1、 自由读;

2、 哪几个词是写瀑布的,哪几个词是写人的感受的;

3、 想一想,你觉得瀑布的声响与人的感受有什么联系,大自然与人的生命力有什么联系;

4、 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推出说得最好的在班上交流一下。

四、学习第8自然段

1、朗读;

4、 结合前文,看看画面,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他完全沉醉了。此时此刻的我们,也完全沉醉了”。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注:课外进行一次小练笔,学习移步换景的方法写一写游周庄的某一景点,注意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