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时间:2025-07-25 16:05:07
优秀《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优秀《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优秀《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秀《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指导学生用恰当的语气分角色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进一步感受童话的写作特点。

课前准备

生字卡、课件、头饰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预设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1、欣赏动画《去年的树》。

2、学生交流欣赏后的感受。

3、导入新课。真挚的友情像芬芳的花儿在我们的心田绽放,我们的生活因为彼此的关爱而倍感幸福。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去年的树》,(板书课题)这篇优美的童话里讲述了一个关于友谊的动人的故事。

二、朗读感悟。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边听边思考有什么问题或收获。

2、学生交流收获或质疑。

3、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这篇童话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4、指名回答。(拟人手法,以对话为主。)

5、学生快速读课文,找找课文写了几次对话,划出有关的语句。指名回答。

(板书鸟儿、树根、大门和小姑娘)

6、课件出示鸟儿和树的对话,指导朗读感悟。

“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7、学生四人小组内分角色练习朗读鸟儿和树根、大门、小姑娘的三次对话。

8、小组戴头饰展示分角色朗读,学生互评朗读,教师点拨。

9、课件出示鸟儿后三次所说的话。

小鸟( )地问:“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

小鸟( )地问:“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小鸟( )地问:“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教师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引导学生体会鸟儿找不到好朋友树,心里越来越焦急,读三句话时语气应逐渐加强,让学生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板书着急、难过、伤心)再练读,指名读、齐读。

10、教师分别以树根、大门和小姑娘的身份与鸟儿(随意找学生)对话:

“鸟儿鸟儿,你的好朋友树被伐木人砍倒,拉到很远很远的山谷里去了,你回家吧,别去找他了。”学生回答。

“鸟儿鸟儿,你的好朋友树被做成火柴,运到很远很远的村子里卖掉了,你回家吧,别去找他了。” 学生回答。

“鸟儿鸟儿,火柴已经用完了,你回家吧, 你的好朋友树已经听不到你唱歌了。” 学生回答。

11、课件出示,学生练说:

我喜欢这只 的鸟儿,因为它 。

(板书重情、守信)

12、鸟儿是这样的重情义,它的'好朋友树又何尝不是这样,当树知道自己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再也见不到好朋友鸟儿时,它请树根、大门和小姑娘转达它对鸟儿最后的祝福,它留给鸟儿的是什么话呢?

课件出示:

树对树根说:

树对大门说:

树对小姑娘说:

指名回答。

13、多么感人的话语啊!鸟儿历尽千辛万苦,没能找到好朋友树,可它还是实践了自己的诺言。课件出示: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学生齐读,质疑。

引导学生比较两个“看了一会儿”,想象鸟儿看的时候在想些什么。

三、想象拓展。

1、这篇童话非常感人,鸟儿和树这一对好朋友,以纯洁、真挚、荡气回肠的友情,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你们还有什么话想对鸟儿、树,伐木人,或者作者说,先想一想,再写下来。

学生在练习纸上写话,可自主选择一项或多项。

我想对鸟儿说:

我想对树说:

我想对伐木人说:

我想对作者说:

我想对 说:

2、学生交流所写的话。

四、总结课文。

1、教师总结。

树再也听不到鸟儿给它唱的歌了,但那首歌永远在鸟儿的心底流淌。因为有了爱,有了彼此的牵挂,世界才是这么美好。(用红笔连线画出心形***案)

2、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学生牵手高唱,结束新课。

优秀《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会1个生字,会写4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真挚情谊,感悟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朗读、领悟课文中的.情感。

2、懂得童话故事蕴涵的道理。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课题质疑

1、导入课题;齐读课题。

2、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3、默读课文,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生进行交流。

三、研读课文,训练朗读

1、去年的树和鸟在一起是怎样的情形?自由读1~4自然段,你的感受是什么?

重点体会:天天唱、天天听;分手时的约定。

指导学生朗读。

2、鸟是怎样寻找大树的?你的体会是什么?

默读7~14自然段,概括鸟的寻找过程,反复朗读小鸟询问的话,体会小鸟的心情。

3、(教师范读最后三个自然段)生说感受或疑问:

⑴ 鸟儿为什么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她看到了什么?学生带着各自的体会朗读。

⑵ 鸟儿唱完了歌,又对着灯火看,它在想什么?

四、总结升华,布置作业

1、结合学生 ……此处隐藏2077个字……却发现。于是鸟儿问了、和,最后见到了的大树。

2、交流。

3、默读,用直线划出鸟儿和树桩、大门、小女孩的三组对话。

4、交流、出示。

三、研读对话,读中感悟

1、小组分角色朗读对话。

2、指名几组读对话,其余学生点评。

(感受鸟儿的焦急、担心和伤心。)

3、好朋友不见了,鸟儿是多么地牵挂啊!这回请你和同桌合作,选择一组对话,发挥合理的想像给鸟儿说的话加上提示语,练习朗读。

4、大家读得都很用心,把鸟儿对大树的无限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动。谁愿意来演一演这只深情的鸟儿,在演之前再读读它说的话,要努力记住:

说明:

一人演鸟儿,其余同学演配角。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深入童话中的角色,体会角色的情感世界,在不知觉中把学生带入文本的情境。

5、鸟儿对大树的这种焦急、牵挂、担心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珍贵的友情。让我们再一次回味这个动人的故事,师生配合读3~12节。

四、加深感悟、升华情感

1、师引读最后一节。

2、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

⑴ 鸟儿为什么要对灯火唱歌?

⑵ 鸟儿为什么盯着灯火看?而且是看了又看?

说明:

这里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发表自己的想法,如:它用自己的歌手寄托对好朋友的思念;它非常想念大树,舍不得离开它;鸟儿去年答应大树要来看它的,它很守信……

3、说话训练: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好像在说:“……”接着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好像在说:“……”

4、回归课题:

去年的树,今年已不复存在,让我们无限留恋地说──(读题)

去年的树,为什么不复存在?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思考,让我们意味深长地读──(读题)

五、课外拓展

鸟儿依旧忘不了自己的好朋友,第二年春天,它又飞回来了,看见了怎样的景象?会怎么想?怎么说?

【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思想,深化了“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读文、角色对话、演读体验、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

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所以部分简单的生字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对于读音较难、字形复杂的`生字教师可以单独加以指导,但这并不是教拼音或字形结构,而是对其巩固复习。这虽不是课文教学的主要部分,却是教学的重要部分。本堂课中的生字在字形上都不难,“桩”和“燃”可以用形声字的规律记忆,“应、厂、音”这三个字,大部分学生平时都已经认识了,难是难在“应”的后鼻音,“燃”容易和“蓝”的读音混淆,所以这两个字的读音要重点关注的。

这篇文章中的对话较多,比较适宜学生表演朗读,我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深入童话中的角色,体会角色的情感世界,把学生真正带入文本的情境中。并在这一过程中,用“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这句话把这些零散的语言朗读串成一条情感的链,让学生在反复地朗读中一步一步的深化情感。

语文教学,永远离不开听说读写,永远是在想一想、读一读,读一读、想一想,想一想、写一写这样的过程中螺旋上升的。整堂课中,读、想、写并不是人为割裂的,读为想打下了基础,而想象写话又能促进更好地读,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课文人文内涵的理解将一步一步加深。对课文结尾这部分的处理,特别是两个“看”字的想象说话与朗读,也想体现这一点。在充分朗读、想象的基础上,学生最后才能有自己多元的感悟。学生的语言选择是开放的,这就要求教师有很强的调控能力,帮助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表达,并及时记录好的词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素材。

优秀《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6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内容,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拟人体童话在主人公的刻画、故事情节安排及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板书:树

提问:树是什么样的?

2.再板书:

去年的树

提问:看到课题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

3.抽读、评议、正音。

4.交流初读心得:

你有什么想说的了?你的收获,你的疑问,你的感受等等,都可以说。

三、对话朗读,培养语感

1.这篇童话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啊?

(鸟儿、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他们还会说话呢!

2.找出角色对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用””画出、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说的话。

3.模仿朗读(学生自主尝试)选读喜欢的角色对话。

4.出示对话,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体验心情。

第二课时

一、演读课文,倾心对话

1.出示小鸟问的三句话,任选一句自由练,指名读:

⑴“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⑵“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⑶“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①教师采访“小鸟”。(可怜的小鸟,找不到朋友大树,你心里怎么想?你在心里呼唤大树是吗?怎么呼唤的?)任选一句自由练,指名读。

②总结:

小鸟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是那样焦急、担心、急切,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二、引导想象,补充对话

1.采访:

亲爱的小鸟,你现在终于看到朋友了想说什么?

2.总结:

这对朝夕相处的伙伴分别时是那样的难舍难分,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小鸟力尽千辛、百折不挠地寻找大树,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如今,面对已化为灯火的大树,他还是遵守诺言深情地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三、拓展延伸、多向对话

课文学到这儿,其实已经学完了,但是,作为这篇美丽的文章的读者,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想对谁说?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四、相关作业

1.想一想,说一说:

伐木人来砍大树的时候,树对伐木人说:“”

2.你想对鸟儿说些什么呢?请想一想,再写下来。

板书

去年的树

大树 小鸟

信守诺言

珍惜友情

《优秀《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