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多少教学设计

时间:2025-08-17 20:29:10
比多少教学设计15篇

比多少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比多少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比多少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初步认识“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2、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3、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重点:知道“同样多”的含义。会正确进行“多、少”的比较。掌握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比较多个物体的多少。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及图片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小猪、小兔盖房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们看到图中都有些什么呢?能和同桌说一说吗?

师:你们还能在这幅图中发现有关数学的问题吗?

学生可能会说:有4只兔子、3只小猪、3个苹果、4根木头等等。

二、探究比较方法

1、教师选出学生所说的数量:3只小猪、4根木头。

要求学生摆出学具。(课件也出示卡片)

师:看到摆出的学具,小朋友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小猪少,木头多。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要求学生同桌互说,再指名汇报。

学生可能会说:①数一数,小猪3只,木头4根,所以木头多。

②把木头分给每只小猪,还多了一根木头。

教师要求有第②种想法的学生在投影仪上用学具摆一摆是怎样分的.。

学生可能会出现:①把木头放在每只小猪旁边。

②也可能把木头对齐小猪放在下面。

教师对以上方法进行表扬,用课件演示强调第②种方法。(课件闪烁多余的1根木头)

师小结:1只小猪扛1根木头,还多了1根木头,我们就可以说木头——(生:木头多),也可以说小猪——(生:小猪少)。

2、完成练习一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是怎样比的。

3、教师演示课件:(小猪、木头图中多余的木头消失)

师: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呢?小猪和木头谁多谁少?

生:小猪和木头一样多。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可能会说:1只小猪扛1根木头,木头没有多,刚刚好。

师强调:1只小猪对1根木头没有多余,我们就可以说小猪和木头同样多。(课件显示:同样多)

学生齐声说:小猪和木头同样多。

(课件重新回到小猪、木头图)

师:现在木头不消失,怎样做也可以使它们同样多?

生:小猪再来1只。(课件出示1只小猪与木头对应)

4、动手操作

①师:这幅图中还有别的东西可以用“多”、“少”、“同样多”来表示吗?

a、指名说几个。

b、剩余的要求学生同桌互说。

②引导学生选其中一样,摆一摆学具卡片。

教师巡视,特别表扬用“一一对应”摆法的学生。

5、指名说说生活中间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三、教师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回去跟爸爸、妈妈说一下。

比多少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加法和减法(一)”中的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是在上学期已经学习的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加深了对减法的理解,让学生学习根据减法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为以后学习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设计说明]

这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情景,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数学操作中理解问题,解决问题,为孩子营造广阔思维空间。开展游戏活动,通过生生合作、互动、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在进行个性的数学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充满人文关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从而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类似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情趣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复习导入

1. 智慧老爷爷听说小朋友特别爱动脑筋,心里可高兴。送了份礼物给大家,要想打开礼物,先解开盒上的密码:

(课件:7比4 6比9 8比3 2比9)

学生口答

2. 打开礼物出现水果。(课件出示)让学生对两种水果进行比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生活中常见事物数量比较,自然导入新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为下面解决问题作铺垫。]

二、引导探索 解决问题

1.数圆片

师:数数信封里的圆片,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红圆片13个

生:蓝圆片8个

师: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提哪些数学问题?

生:红圆片比蓝圆片多多少个?

生:蓝圆片比红圆片少多少个?

生:圆片和红圆片一共多少个?

[让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意识。]

2.摆圆片

让学生摆圆片,摆出的圆片必须一眼就能看出红圆片比蓝圆片多多少个?

学生摆,教师巡视

展示学生摆的情况,说出摆的方法(一个一个对齐)

[学生在具体的数学实践活动中,通过动手、观察感知一一对应,直观的发现谁比谁多。]

3.领悟算法

(1)让学生把红圆片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数量和蓝圆片同样多。

(2)讨论:老师:什么要这样分?学生:发表意见。

(3)要求红圆片比蓝圆片多多少只要怎样?用什么方法?(反过来问又怎样列式?)

从(13)里面去掉和(蓝圆片)同样多(8)个。剩下的是多出的`部分。(课件展示)

学生列式

(4)提问:13-8=5可以表示什么?

教师适当的引导如:13-8=5可表示为:小明有13朵花,小红有8朵花,小明比小红多多少朵花?

学生表述,教师评价。……此处隐藏13568个字……报。

2.完成课件中练习1题。(学生汇报交流想法。)

3.完成课件中练习2题。

4.比比谁聪明:完成练习3题。一串红、黄相间的珠子,让学生判断哪种颜色的珠子多。同桌说。

b.交流。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比多少

兔子和砖同样多。

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

比多少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p40例9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整体观察。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准确描述数之间的大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观察中估测,渗透区间套的思想,在观察中比较,学会由观察情境图比较转化为数的比较。

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

4、学生能用一句话描述身边某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重点:

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用准确的语言叙述。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互动探究。

1、(出示XX年北京奥运会中国,韩国,日本得金牌记录统计图)

(1)中国得的金牌与日本比怎么样?用符号怎样表示?

韩国得的金牌与日本比怎么样?用符号怎样表示?

(2)中国,韩国都比日本得的金牌多,想想他们多的程度一样吗?

揭示多得多,多一些

(3)日本比中国怎样?日本比韩国怎样?

揭示少得多,少一些

(4)谈话揭示课题。

(5)选一个合适的词,说明中国与韩国的大小关系。

二、合作学习,升华提高。

1、出示课本第40面的金鱼图。

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随便选两种比一比,用上今天学得词,说一说。

2、完成第40面的做一做。第43面的第4题。

三、游戏巩固新知。(猜数玩区间套游戏)

四、举例拓展延伸。

五、总结收获。

《比多少》教学反思

1、遵循“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一原理设计了一系列活泼有趣,符合一年级特点的教学活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中国与日本,韩国与日本“比金牌”中让学生理解多得多,多一些的基础上启发学生逆向思考,日本与中国比怎样,日本与韩国比怎样,运用类比的方法去探究少得多,少一些的含义,自然顺畅,很好的为课堂目标服务。

2、注重学生个性思维的培养。课堂中我既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不框架学生的思维,力求多种答案。同时也注意引导学生如何逆向思维,例如:有“多得多”就有“少得多。”

3、自主学习,培养数感。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比一比,说一说,猜一猜,估一估等多种学习活,并融游戏于知识的学习之中,启发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获取知识,学生学得开心,学得投入,思维积极。从直观到抽象,偶合学生的数感,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合作精神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4、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课堂纪律还不是很好,使得课堂节奏放慢,因此举例拓展延伸在本节课中还未能得以很好的落实。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应加强学生课堂纪律的教育。

比多少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比较是在学会数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数学运算思维。准备课堂准备了充分的数数素材,储备了丰富的表象资料,为比较的运算奠定基础。

班级情况分析:

新生入学前已经在托管学会了口头点数并会说出总数,在准备课的课堂上进一步巩固点数和说出总数技能,结合手指和具体形象物体的数数已经达到熟练状态,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在数数和说出总数的速度上可以进一步训练和发展。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同样多的概念和含义,能联系现实生活表达同样多的情况。

2、掌握比较方式表达比……多,比……少。

3、通过合作培养团结友爱和分享的精神,在动手实践过程中锻炼操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⑴理解掌握同样多的'含义和现实意义。

⑵能准确比较结果,并顺畅表达同样多,比……多,比……少的实际情境。

2、教学难点:理解同样多含义,积极联系现实生活实际。

三、教学准备:

10个糖果,7个小别针,5个大别针,课件,麦克风等。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看一看,数一数

图中小白兔有几只?小箱子有几个?小白猪有几只?小木棍有几根?

2、说一说

小白兔和小箱子都是4,所以小白兔和小箱子同样多。

小白猪有3只,小木棍有4根,所以小白猪比小木棍少1只,小木棍比小白猪多一根。

3、想一想图中还可以比什么呢?

(二)新知讲授

1、摆出糖果和别针,实物感知

师:这里糖果有几颗?(7)小别针有几个?(7)他们相比是什么呢?(学生举手发言后教师总结)揭题:同样多摆一摆1:

小男孩的铅笔和橡皮擦相比是什么呢?(全部男生)小女孩的苹果核雪梨相比又是什么呢?(全部女生)强化重点:同样多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摆糖果,相比较

师:现在我加了三颗糖果后,糖果有几颗?他们相比又是什么呢?

学:糖果比小别针多3颗,小别针比糖果少3个。

师:自己在桌上摆放糖果,然后跟自己的同桌相比,说一说你的糖果和同桌的糖果相比的情况。

学生:我的糖果和他的糖果同样多。(指导学生之间相互比较糖果,说出比较的情况,是同样多呢,还是多几个,少几个)

学生:我的糖果比她的糖果多一个。 ……

(开火车的形式进行比较)

②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课本第7页的摆一摆2:圆形比三角形少几个?三角形比圆形多几个?

女孩的小红花比男孩的小红花少几个?男孩的小红花比女生的小红花多几个?【强化比……多,比……少重难点。】

(2)练习巩固,初步测试在多的后面画√ √

在少的后面画

3、强化训练,拓展提高

练习一【基础练习】

1、数一数

师:翻开课本第8页,练习一,第一题数一数。小鸟多少只?小虫多少只?小鸟比小虫少几只?全班回答

2、练一练【提高练习】

3、在少的后面画√

4、在多的后面画√

板书:

同样多,比……多,比……少

比一比,例1,例1

《比多少教学设计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