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学设计

时间:2025-06-29 16:05:07
《家》教学设计

《家》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家》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家》是小学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以诗歌的形式描写了蒙、维、藏、傣等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表达了各族同胞幸福快乐的生活,揭示了祖国是个大家庭,各族儿童是一家的主题。全诗共有六小节,四幅插图。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少数民族有一些简单的了解,或通过网络或通过电视,知道有这些民族。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查阅课外资料的方法,通过询问、看书、上网等方式继续巩固获得课外知识的能力。

三、教法学法:

低年级的学生以识字为主,为了体现随文识字又不失课文整体性的原则,我采用了字→词→句→文的形式来学习,即由字带出词,由词带出句,其中需要重点记忆的字词再着重强调,随后进行诗歌的整体学习。由于在字词学习时有些疑问已经解决,所以学习诗歌的内容时很轻松。学生在学习各民族风俗时,通过己查阅的资料来补充汇报,就能更深刻地了解各个民族的不同风俗。在教学中适当播放本民族的音乐,加深对本民族的印象,让学生在文本和音乐中轻松学习。

四、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3、了解一些民族的生活习惯。使学生明白祖国是个大家庭,各族人民是一家,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五、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一些民族的生活习惯,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六、教学难点

了解一些民族的生活习惯,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七、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课件。

3、学生通过自己的各种方法搜集一些民族的生活习惯。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想听吗?(放爱我中华歌曲)

师:是呀,56个民族,56朵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今天我们到几个少数民族小朋友家里去做客吧!让我们一起来学习23课《家》。跟着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家)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师:请大家翻开书本P94。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课文边划生字,不熟悉的多读几遍。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师:老师把生字宝宝请了出来。请小老师教教大家~齐读

和你的同桌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讨论。)

师:找出这些要求会写的字中的形声字。(楼、架、达)

师:这三个字都是什么结构?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师:很多同学都用自己的办法记住了这些生字,老师很高兴想考考你们学得如何?(出示词)

1、开火车读 2、千逐浪3、全班读 (同时纠正读音,区分易混音)

师:把生字宝宝送回课文里去,全班齐读,看谁的读音最准确,最响亮。(全班通读)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师:刚才我们一起读了课文,这首诗歌写了哪些小朋友的家?

(板贴:蒙古族朋友小满达、维吾尔族姑娘小帕夏、藏族孩子小扎西、傣族姑娘小罕玉)

师:(过渡语:即诗歌的第一小节。屏幕出示。不同族别的小朋友,他们的生活习惯、礼节等是各不相同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家家都是丰衣足食,有衣穿,有饭吃,家家都是快乐的。)(板书:乐)

师:这些小朋友呀都热情好客,看蒙古族朋友小满达已经在蒙古包里等候着我们了,让我们策马扬鞭来到辽阔的蒙古大草原。首先我们看到小满达他住哪儿?(蒙古包)蒙古包啥样?(毛毡墙壁圆屋顶)他们喜欢吃什么?(吃烤羊、和奶茶)谁来说说蒙族人还有啥风俗习惯?

师:好了,现在我们可以去小满达的家了。谁能通过读让我们感受到小满达一家的快乐?

师:奶茶真香,蒙古包真暖和!

师:告别了小满达,我们收到维吾尔族姑娘小帕夏给我们的邀请函,请大伙儿去她那里做客呢!维吾尔族人民住在哪儿?(家在新疆天山下)啥样子的?(土拱房子,绿阴遮院,有葡萄架,夏天凉爽)他们有啥风俗习惯?(不说猪肉之类的话,洗手不能甩手上的水)

师:大家快听,小帕夏一家已经弹起了冬不拉迎接我们的到来呢!(音乐加)喜欢第三小节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

你们的朗读让我感觉到了小帕夏一家的快乐。他们住在冬暖夏凉的“土拱凉”里,用酸甜可口的葡萄招待客人,这就是小帕夏一家的快乐。感受到了吗?(板书:土拱凉 葡萄)

师:我们去了两个少数民族小朋友家做客,大家想想,我们都是怎么做的?(先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再读诗歌,找到表达他们快乐的词语,感受他们丰衣足食的快乐,然后把这种快乐读出来。)

师:看来你们都已经会当小客人了,还有两个孩子在家里等着我们的光临,四人小组讨论,一会儿把你们的经历和大家分享。

生:学生汇报:(我和***先去了***的家,藏族的风俗是这样的:我们俩把这个小节读一下。我认为***词可以看出他们是快乐的,因为...)

师:有不同意见的互相补充。

师:谁刚刚从傣族姑娘小罕玉家里出来,给大家汇报一下。

学生汇报:(我和***先去了***的家,傣族的风俗是这样的:。我们俩把这个小节读一下。我认为***词可以看出他们是快乐的,因为...)

师:认为能把他们的快乐读出来的同学一起来读。

师:(屏幕出示课文第六小节。)师领读,生接读。

板书:大家庭

56个民族在祖国这个大家庭中,和睦相处,谁也离不开谁,其乐融融。

(四)小结

师:我们今天去了四位少数民族小朋友家做客,哪位小朋友的家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明天检查!

《家》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 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间的生字只识不写。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有感情得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祖国的感情,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背诵课文。

三、教学准备:

1、配套光盘、课件。

2、了解美丽的祖国。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家》这首优美的诗歌。

2、多媒 ……此处隐藏28079个字……的基础上,经过各县(三明市、区)妇联、三明市直各有关单位妇委会、妇工委推荐,主办单位推选,网络公示投票,组委会综合评定等环节,最终评选确定了50个三明市“最美家庭”,分别为“夫妻和睦、孝老爱亲、教子有方、邻里友善、节俭持家、勤勉廉洁、平安和谐、情系国防、乐善好施、笃行勤学”十大类的家庭典型。

据悉,近年来,“最美家庭”评选活动蓬勃有序开展。20xx年底以来,三明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市妇联联合,在全市开展了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暨寻找20xx年“最美家庭”活动。自今年2月起,还在全市广泛开展了“为文明点赞,为三明点赞”主题系列活动。受表彰家庭的“美”各有不同,但都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家庭美德,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考:(1)你认为“最美家庭”的评选有什么现实意义?

(2)假如你们家也参与了“最美家庭”评选活动,你能做些什么?

1.和谐家庭我有招——家庭和谐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的努力

目标:悟得“家和万事兴”的道理。

探究三:教材P85“探究与分享”(“做做与说说”)

(1)制作“家庭美德快递卡”。

(2)传递“家庭美德快递卡”。小组成员将卡片作为礼物赠送给其他组的同学,传递美德。

(3)小组成员分享、总结。

小组成员分享制作、传递“家庭美德快递卡”的收获和感受。

目标:悟出家庭美德的重要性,决心要以实际行动传递家庭美德。例:宽容的力量。可举爸爸与妈妈之间可能存在的因行为、观念等差异而导致的“纠纷”实例,如做家务、卫生,教育孩子,经济收支,养宠物等方面的不同意见和做法,最后,“体味”相互容忍而带来的和谐与温馨,为安宁,全家福,共同搭建避风港的良好局面。

2.和谐家庭我有招——家庭成员之间化解矛盾和冲突的方法

探究四:教材P86“方法与技能”

学生表演剧——“我是小小‘黏合剂’”……

思考:(1)“当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你会怎么做?”(学生评析,教师辨析)。

(2)制订家庭成员发生矛盾或冲突时的技巧。

3.和谐家庭我有招——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

五、交流展示(巩固提升)

这节课我学会了:(知识点归纳,师生共学)

这节课我的疑惑:(针对学生的疑问,解答问题)

六、课堂训练(目标达成)

1.关于现代家庭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有( D )

①交流方式多样 ②成员关系平等 ③学习型家庭 ④家庭规模越来越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当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我们的做法( D )

①帮助家庭成员舒缓不良情绪 ②明确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中立者 ③引导家庭成员看到对方优点 ④帮助家庭成员走出“面子”的困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分析:①帮助家庭成员舒缓情绪——如果家庭成员在发生矛盾时情绪过激,可以适时地成为他们的倾听者,并表示理解。

②明确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中立者——在家庭成员发生矛盾时,明确自己的任务是解决矛盾,而不是制造新的矛盾,解决矛盾时不偏袒某一方。

③引导家庭成员看到对方的优点——选择恰当的时机,与家庭成员聊天,引导家庭成员全面看待家庭关系,看到对方的优点。

④帮助家庭成员走出“面子”圈境——当家庭成员之间发生冲突后,都有和好之意却又碍于面子时,可以充当搭桥人,帮助双方和好如初。

3.现代家庭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1)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2)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3)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七、课后作业(视野拓宽)

1.为构建和谐家庭,我们应怎么做?

答案备校:(1)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条件。这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

(2)家庭成员之间有效交流和沟通,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

(3)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才能让亲情更浓,让我们的家庭更和睦。

2.教材P86“拓展空间”——针对家庭状况及父母的工作情况,和父母一起制订孝敬爷爷奶奶和姥爷姥姥的计划。

答案要求:(1)结合家庭实际情况制订计划。(2)侧重从孝心和孝行两方面思考和制订行动计划。(3)计划要有可操作性。

示例:谈谈心,聊聊天,洗洗脚,陪体检,到公园游玩,帮联系老朋友聚一聚……

【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三框

让家更美好

(一)现代家庭面面观

1.现代家庭的变化——家庭结构、规模、观念等。

2.现代家庭的变化——交流、沟通方式等。

3.现代家庭的变化——家庭氛围等。

(二)和谐家庭我出力

1.和谐家庭我有招——家庭和谐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的努力

2.和谐家庭我有招——家庭成员之间化解矛盾和冲突的方法

3.和谐家庭我有招——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

【教学反思】

新教材,重视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来自异彩纷呈的情境创设。《让家更美好》教学,情境创设的目的明确—— 让家更美好!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具体、明确,力图新意,富有启发性。如,“假如你们家也参与了“最美家庭”评选活动,你能做些什么?” 等问题就是如此。信息时代,学生获得信息渠道多样。创设的教学情境就必须体现了一定的时代气息。

高效课堂,来自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设计。教学设计,力求从学生已知的、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经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道法问题,让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倍增,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内容与日常生活密切关联。如,制作、传递“家庭美德快递卡”,本课教学,教师不失时机地创设与学生家庭生活环境、相关家庭知识背景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家的幸福,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课堂展示,展出了学生的独特和魅力。本课通过“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做做与说说”“方法与技能”等探究活动,凸显课堂教学的核心力,即调动全体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教师起到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的作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展示了学生的独特个性,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获,课堂教学真实高效。

假如课堂站在更高位,组织学生开展课堂的激情研讨,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网搜信息资料,带着自己搜得的信息资料入课堂,对于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必将更为有益。这样,可以带动上课期间学生对问题的激烈探讨,增进学生间的情感。实践证明,对学生有了充分的了解与把握,教学设计在运用中才会灵活变幻,让学生描绘别样的家庭画面,讲述精彩的生活故事,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在思想上提升认识,行为上挖掘动力。

《《家》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