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时间:2025-06-28 13:53:07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狐假虎威》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狐假虎威”的寓意。

2. 认读文中2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掌握多音字“闷”。

3. 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认读文中20个生字并朗读理解韵文是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是难点。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熟练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识字形。

教具准备:头饰、布景、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我们今天学习《狐假虎威》(板书:《狐假虎威》)。这一课的生字比较少,通过预习,认识了没有?好.现在我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把生字读正确。

(指名读课文。老师纠正了“呀”读 音,告诉小朋友,在课文中应读第一声,并领读,另外告诉小朋友,“纳闷”的“闷”应当儿化。 )

二、学习课文

1. 小朋友读的不错,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小朋友一定很喜欢,谁能看着图,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师出示图画)小朋友自己先练习说一下。

2. 谁来给大家说说呢?(学生到前台给大家讲故事)

3. (表扬学生讲的不错。)谁能用一句话来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别看讲的少,课不那么容易啊!大家可以默读一下课文,想一想。

(学生默读)仔细读课文,课文中有一句话就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概括出来了,也就是说,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说出来了,谁能找到,请划下来。

4. 根据回答出示:“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你能不能将这句话的意思用自己的意思把话说出来。(学生回答)

5. 是的。这句话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这样看来,“假‘在这里的意思就是—— (学生可能会说:“狐狸的威风是假的,;老虎的威风是真的。” )

6. 是吗?你再把最后一节好好的读一读,想一想。(生读“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看出来了吗?这里的“假”是 ——(“借”的意思)

7.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有没有“借”的意思。(学生迅速查字典)(生回答)

8. 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下面我们认真的读一读这个故事,要读得正确、流利、读出感情。(指名读 第一节)

(1)生读: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的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它逮住了。

(2)“窜”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词语吗?

(3)学生可能回答“跑”。师问:为什么不用“跑”呢?我们再来请教一下字典先生,看看“跑”和“窜”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学生查字典)

(4)学生回答:逃跑、乱跑

(5)那么在这里是乱跑还是逃跑呢?(是逃跑)理解了,老虎来了,狐狸紧张不紧张(紧张)大家再读一读,看谁能大家感到紧张。(自读后指名读)

9. 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3—6小节,看谁读懂了,怎样读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学生读的时候,师板书:骨碌 扯 蒙

(1)“骨碌”是什么意,谁懂了?能做个动作给老师看吗?(学生可以自己做做动作)(请其中一个做有趣的学生上台给大家表演一下,师在一旁读“狡猾的狐狸眼睛骨碌一转。)

(2)这就是“骨碌”的意思,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狐狸在想注意,在想点子)

(3)是的。“扯着嗓子”的“扯”懂吗?(边说用手做出“拉”的动作)

(4)学生可能会被老师的动作觉得是“拉”的意思。

(5)不错,那“扯着嗓子”中的“扯”是拉什么的呢?(拉嗓子)把嗓子拉长?(边做动作把喉咙拉长)这受得了吗?想想是把什么拉长?读一读就知道了?(学生读句子 )读懂了吗?是 把什么拉长?(把声音拉长)

(6)对就是把声音拉长,狐狸告诉老虎,我不怕你,最后一个“我”字要拉的长一点,而且要读出问的语气。注意 “我”后面是一个问号。(学生再读,师范读,齐读,)

(7)第四节狐狸说的一段话很难读,大家看看,怎样读,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才能把老虎蒙住。(学生读)

指名读: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的命令。我看你多大胆子。(注意在学生朗读后进行适当的评价,在声音读大的基础上,鼓励孩子要将自己的表情放进去)

师范读,学生练读。

(8)一生上台读。师:你想,老虎把你逮住了,(动作抓住学生的肩膀)你不能把老师蒙住的话,你就没命了。(该生朗读如果不佳的话,就可以再请一位读一读)

(9)你胡说,我是森林之王,我又没有到退休的年龄,老天爷怎么不让我当大王了呢?你的话我不信!

(10)暗示学生接下去说:不信,我带你到森林深处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说完后老师松手)

小结:下节课我们就跟狐狸到森林去走一走,现在休息一下。

第二课时

教具准备:头饰、布景、生字卡片

一 、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成语故事《狐假虎威》

2.练读生字词

(屏显生词:大摇大摆 摇头摆尾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神气活现)(指名读出感情)

3.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狐假虎威”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的意思,课文中有一句话也概括了这个意思,是哪一句?

(屏显: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齐读这句话。

4.狐狸为什么要借助老虎的威风呢?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

二、精读课文,逐步体会

1.狐狸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学学狐狸的样子做做动作,加上动作读一读。

(相机板书: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2. 老虎呢?

它在张望些什么?老虎还有些怀疑,所以它在观察动物们的反应。

(相机板书: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3.可是老虎只顾着观察百兽的反应,却没有发现他与狐狸谁走在前,谁走在后,你发现了吗?

从哪里看出来的?(点击变红:跟)

狐狸为什么要走在老虎的前面呢?真是狡猾呀!

4、再读第7小节,加上表情。

(1)百兽们看见大摇大摆的狐狸,有什么感觉?

……此处隐藏19789个字……出来的呢?

a、狐狸在想什么主意?怎样说才算“扯着嗓子”?有感情地读出狐狸那装腔作势的样子。

b、老虎被蒙住了,从哪儿可以看出?

c、这时狐狸越发胆子大了,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能读出它那装着不怕老虎的样子吗?练读,指读。

过渡:这时,老虎开始上当了。

3、教学第6——8自然段

(1)老虎既然松开了爪子,狐狸为什么不赶快逃命,反而要带老虎在百兽面前走一趟呢?

(2)谁来演一演老虎和狐狸。

(3)师引读第8自然段,这时森林里百兽看到狐狸这样,都很( ),再往它身后一看,( )

(4)这里该读出什么语气,为什么?

(5)老虎看到这,会怎么想?

(6)有感情地齐读第6——8自然段。

4、教学第9自然段

(1)你读懂了什么?

(2)再来看看题目是什么意思?

三、教学生字

出示生字:抗 胆 爪 吓 借

1、自由记忆字形,同桌交流记忆的方法。

2、描红临写生字。

四、作业

课堂: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外:自由组合练习表演课本剧。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 分角色朗读课文。

2、 说说“狐假虎威”的意思

二、指导复述,表演

1、看看图,想想故事,说一说。

2、看看老师的板书来记忆,说一说。

3、组织评议,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理解:狐狸: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老虎: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三、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复述课文。

3、加偏旁组字组词

瓜____( ) 假____( ) 爪____( )

昔____( ) 元____( ) 旦____( )

4、把句子补充完整。

⑴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_______________

⑵我们的歌唱得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船夫热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预习要求: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自学生字。

教学时数:两课时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15

本课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全文共9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一只正在寻找食物的老虎逮住了一只狐狸,第二至五自然段,写狐狸用谎言蒙住了老虎。第六至八自然段,写狐狸带着老虎朝森林深处走去,吓跑了百兽。第九自然段,点出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的。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形象地描绘出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的情景,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知识和技能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过程和方法:

(1)能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会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复述课文。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为了更好的上好这节课,我和学生分别准备了以下一些教具和学具:

教师:(1)生字卡片和词语卡片;

(2)准备些成语故事,向学生介绍;

学生:搜集、阅读成语故事。

在教学实施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上节课我们学习一则寓言故事,现在跟老师一起回忆一下在这课里学了哪些词语。

1、出示卡片:

狡猾、吓跑、大摇大摆、摇头摆尾、东张西望、违抗、百兽、神气活现、半信半疑、狐假虎威。

2、“狐假虎威”的“假”是(借助、利用)的意思,“威”是(威风、威势)的意思。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狐狸和老虎之间发生的故事,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森林中百兽的经过。

4、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细读课文,看看狐狸是怎样借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1)请一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在书上找一找,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老虎本来是厉害的,狐狸本来很怕老虎。(看图理解:窜过、扑过去、逮住了)。

板书:

狐 狡猾 神气活现←纳闷

扑逮 百

愣松 兽

虎 被蒙住 张望威风→吓跑

(2)这一小段主要讲了什么?老虎逮住了一只狐狸。

分角色读第二部分(2~5自然段)

其他同学用横线画出狐狸的话,(2句)波浪线画出老虎说的话,注意表示它们的神态和动作的词。

(3)集体讨论:“狐狸的眼珠子骨碌一转”这句话是什么?狐狸在想什么呢?“扯着嗓子说”是什么意思?“你敢吃我?”这句反问句是什么意思?那么该怎样读狐狸的话?(第二句比第一句更具有威吓性)老虎听了狐狸的话有什么反应?画出描写老虎动作的词。(一愣、松开了爪子)这两个动作说明了什么?老虎为什么被蒙住呢?(板书)

(4)指导学生有表情的朗诵课文。

(5)上面四小节是讲狡猾的狐狸用编造的谎言来蒙住老虎。

(6)引读6至8自然段。

讨论(分组):既然老虎放了狐狸,狐狸为什么不赶快逃命,反而要带老虎在百兽前走一趟呢?(验证自己刚才所编造的谎言)

5、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讲述:尽管老虎松开了爪子,但对狐狸的话还是半信半疑,如果狐狸立刻逃命,一定会被老虎看破,所以狡猾的狐狸主动要老虎在百兽面前走一趟,目的就是借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从而让老虎对它编造的谎言信以为真,真正地放了它。

6、引读第8自然段:——看见狐狸( )。再往狐狸身后一看( )。前一句读慢,后一句读快,要读出惊恐万分的语气。(板书)

7、狐狸带着老虎到森林深处,百兽都吓跑了,读最后一小节。百兽逃跑的真正原因是( )。

总结:人们把“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比喻借别人的威势来吓唬人的行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

课后练习:

1、连线 2、成语填空

狡猾的 老虎 (摇)头(摆)尾

茂密的 森林 东(张)西(望)

凶猛的 尾巴 半(信)半(疑)

长长的 草原 大(摇)大(摆)

辽阔的 狐狸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