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秋天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秋天教学设计1适合年级:
四年
活动场地:
室内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体会和发现大自然的美。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3、拓展学生知识。
活动重点:
让学生体会、发现大自然的美。
活动难点:
学生创作是本课难点
活动课时:
一课时
活动准备:
老师准备课件、录音机
学生准备画笔、各种叶子及白纸、胶水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件)同学们,请看显示屏上的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季节?(秋季),你们喜欢秋天吗?你喜欢秋天的什么?生:我喜欢秋天的碧空。
生:我喜欢秋天的阳光。
生:我喜欢秋天的果园。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秋天。(板书课题)
秋天的云、天空、树木、果园、山岗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各自的美,你要怎样来表达你对秋天的喜爱呢?
生:老师,我想朗诵一首诗来赞美秋天。(生朗诵诗)
生:老师,我想唱〈丰收之歌〉来表达我们对秋天的`喜爱。(生唱〈丰收之歌〉)
二、协同创作
导语:就请同学们组成协作小组,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现秋天的美吧!
各协作小组自由创作。
(1)知识小组
(2)收集秋季常识及有关成语。
在秋天的节气有: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在秋天有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有赏月,吃月饼的风俗。
含“秋”的成语有:
一日三秋秋风过耳秋扇风捐多事之秋秋高气爽秋毫之末
(2)美术小组
可单人也可几人协同完成“画秋天”,请几个同学在黑板上协同作画。
(3)手工组
用收集的各种落叶贴成叶子画。
(4)朗诵组
朗诵赞美秋天的诗歌。
(5)舞蹈小组
用舞蹈来赞美秋天。
三、汇报展示
四、小结
秋天教学设计2学习目标:
1、在学生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和语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内涵。
2、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学习第4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会仿照写出某一场景。
3、通过学生自由读、范读、指名读、比赛读等多种方式朗读,,感受北大荒景色的美和物产丰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学习重点:
1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会背诵课文第四段。
2、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学习第4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会仿照写出某一场景。
一:导入:
1.检查字词
2.整体回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感受到北大荒的秋天有什么特点?北大荒的秋天那些地方美呢?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天空的( )流云()。今天我们继续感受它的美。
二:深入感悟:
(一) 小河
北大荒秋天的天空一碧如洗,那里的小河又是什么样呢?咱们一起去看看吧(看图片)
1.书上哪个词语能够概括小河的特点?(清澈见底)
2.哪些语句能够体现小河的清澈见底?9指名读
3.让我们一起读这些句子,体会小河的清澈见底。
4.假如你是河中的小鱼,你此刻会想些什么?(自由说)
5.哦,生活在这里的小鱼多快乐,哪条小鱼能读出你的快乐。(个读)
5.总结 :这么清澈的小河,这么幸福的小鱼,北大荒的的小河真美呀(齐读)
(二)北大荒的原野(第四自然段)
见过了一碧如洗的天空和清澈见底的小河,再让我们去北大荒的原野瞧一瞧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原野的特点,请你找到并用横线画出来。 “热闹非凡”是什么意思?(十分热闹)
2、(指名回答)哪些句子具体写出了原野 “热闹非凡?
(课件出示句子)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指名读) “听”到大豆的声音了吗?(我听到大豆在欢笑。)
(1)大豆已经长出了豆荚,还发出声音,这说明豆荚已经成熟了。所以这里的人们喜欢用这样一句话来赞美秋天,(大豆摇铃千里金。)农民伯伯看到这一切心情会怎样?(丰收、喜悦)
(2)你能读出农民伯伯的喜悦心情吗?(指名读)除了豆荚的笑声,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我听到高粱在唱歌。)指导学生看插图,看,挺拔的高粱,扬起了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会唱些什么呢?它们多快乐呀!谁能像它们一样乐呵呵地读读这句。
3、作者笔下的大豆会欢笑,高粱会演唱,这是把它们当作什么来写?(齐说:
这种修辞手法就叫——拟人。把物当人来写了,多可爱呀!我们再来来读读句子,读出可爱。
4、而这时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又是怎样的景色呢?(学生齐说)
(课件出示句子)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看到那么美的榛树,想着以前的荒原变成了良田,在这收获的季节,人们的心情怎样?(兴奋、激动)这种高兴快乐到了极点就说心也燃烧起来了,让我们满怀激情的读读这一句。
5、这一段话先概括写了原野的热闹非凡,再从大豆、高粱、榛树具体体现它的热闹非凡。概括写的'句子就叫作“中心句”,
6、那我们仿照这一段话来说说吧。
(1)下课了,操场上( )。有的学生( ),有的( ),还有的( )。
(2)秋天,果园里的果子( )。苹果( ),梨( ),葡萄( )…
7.原野真是热闹非凡,看着老师的板书,让我们一块试着背诵感受它的热闹非凡吧(提示背)
8自背
9.指名背 10.总结:北大荒的原野真美呀
(三)物产
1、师:是呀,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无论是田野、山岭、江河,还是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大家快听,北大荒的人们在齐声赞美这儿的秋天呢! (出示第五自然段,齐读)
2、师:同学们,沉甸甸的宝物是什么?
大豆、高粱、榛子。
还有玉米、水稻、莲藕、鱼虾…… ……此处隐藏19271个字……分让学生去表达自己对秋天的热爱、赞美的情怀。
秋天教学设计15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九个生字和新词,会用常用词语说、写句子。
2、正确观察图画,理解句子的意思和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秋天景象的特征,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力。
3、会用“(谁)有的(做什么)有的(做什么)”的句式说、写句子。
4、能流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
5、能看图说、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秋天的特征。
2、能运用新句式说写句子。
三、教学难点:
让学生知道秋天的景象。
四、教具准备:
挂图、大字课文、词卡
五、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现在是秋天了,同学们看看秋天有哪些景象:树叶变黄了,庄稼熟了,……
2、板书:9 秋天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1、出示挂图,让学生感知图意。
2、老师讲解图的大概意思。
3、让学生读课文,找出生字词。
渐渐 一群 大雁 往南飞 它们 熟了 摘棉花
4、教师范读词语。
5、带领学生读词语。
6、联系课文讲解词语意思。
7、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雁”、“摘”、“熟”
8、学生练写词语。
9、组词:
渐( ) 群( ) 雁( ) 往( )
南( ) 熟( ) 摘( )
三、练习
1、读词语。
2、说说词语的意思。
四、
本课的词语较多,有的容易写错,课后要多读一读,多写一写。
五、作业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默写写词语。
渐渐 一群群 大雁 它们 摘棉花 景象
二、理解课文内容。
1、集体读课文。
2、指名给课文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问:这一自然段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象?
(3)板书:天气凉了
树叶变黄了 从树上落下来
4、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弄清图上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大雁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3)指名学生说出书上的句子。
(4)师生一起归纳第二自然段的段意。
5、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读第三自然段。
(2)看图结合课文,理解第三自然段的意思。
(3)问:图上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4)引导学生回答。
(5)让学生说说这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三、巩固练习
1、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秋天的那些景象。
四、课堂
秋天是美丽的,课后同学们可以看一看,然后告诉老师你还看到了秋天的哪些景象。
五、作业
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默写词语。
渐渐 大雁 往南飞
摘棉花 景象 它们
2、读课文。
二、句顺教学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挂图。
2、让学生看图,按照顺序说说句子。
3、集体看图复述课文。
三、朗读训练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图画。
2、结合图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3、教师泛读课文。
4、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句子中的停顿。
5、集体朗读课文。
四、练习背诵
1、先让学生复述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图文对照,看图试背。
3、分段背诵。
4、指名学生背诵课文。
五、作业
背诵课文。
第四课时
一、读拼音,打指语,写词语。
dà yàn jiàn jiàn yì qún qún
( ) ( ) ( )
shú le jǐng xiàng qiū tiān
( ) ( ) ( )
1、指导学生读拼音,打指语,
2、让学生独立读拼音,写词语。
3、教师纠正后,让学生读一读词语。
二、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词语。
1、出示习题:
树叶落下来。
树叶( )落下来。
树叶( )( )落下来。
农民摘棉花。
农民( )摘棉花。
( )农民( )摘棉花。
2、老师讲解题意。
3、让学生独立填一填。
4、教师纠正后,让学生读一读,理解句意。
三、把句子补充完整,再读一读。
1、出示习题:
秋天,( )渐渐凉了。
一群群( )往南飞。
树上的( )纷纷落下来
2、指名学生填空。
3、师生评议。
4、学生读句子理解句意。
四、作业
完成书上一、二、三题。
第五课时
一、复习检查
1、仿写句子
农民们 有的 割稻子, 有的' 摘棉花。
( )有的( ),有的( )。
( )有的( ),有的( )。
2、填空
树叶落下来。
树叶( )落下来。
树叶( )( )落下来。
二、练习
1、集体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哪些秋天的景象?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
大雁往南飞
庄稼熟了
2、提名默写课文。
3、看图说、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
(1)出示挂图:
A观察树上的叶子怎样?
B画的是什么地方?
C同学们在做什么?
(2)提示学生联系课文,想一想是什么季节?
(3)让学生试着说句子。
(4)老师:
秋天,树叶变黄了,纷纷从树上落下来。校园里有很多树叶。放学后,同学们把地扫得干干净净。
三、作业
第七题。
教学后记:
学生对一年当中季节的概念很模糊,在教学本课时,我“借题发挥”,在了解秋天的同时,拓展到春天、夏天、冬天,让学生对季节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