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

时间:2025-06-29 13:53:06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认真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初步培养读中感悟,进行说、唱、演、等过程相结合的综合能力训练。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能总结出一些观察事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自己读课文,明白燕子妈妈为什么夸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三、教学过程

1、讲故事激趣导入。

课前的师生互动,已经引起学生的兴趣。现在适时地把小燕子(纸模型)带到学生面前,会让学生倍感亲切,对学习充满兴趣。

2、趣味巩固生字。

以小燕子家客人的身份来品尝西红柿(认读生字),采用多种形式读,并让学生用生字组词、说句子,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利用课件展示菜园图,引导学生看图、说图,再让他们扮演“小导游”读出文中描写此图的第一自然段。为后面的学习做一个好的铺垫。

理清课文的脉络,知道小燕子到菜园去看了些什么?每次看到些什么?妈妈是怎样夸它的?让学生在理解感悟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用“读一读,标一标,圈一圈,画一画”等方法读懂课文内容。

4、指导朗读,读中品悟。

在观看课件播放小燕子第一次到菜园的动画片后,师指导学生进行自读,同桌分角色读,当配音演员表演读等后。师扮演燕子妈妈,让学生扮小燕子第二次、第三次去看,边飞边唱,然后再告诉妈妈自己的发现。让学生溶入角色中,让他们有一个体验的过程。

5、课间休息。

我把本课的部分生字结合课文内容编成儿歌,谱上曲,带领大家拍手唱。

6、简笔画板书小结。

7、拓展延伸,乐中感悟。

展示冬瓜和茄子实物,让学生扮演小燕子第四次飞进菜园里去观察。并且说一说冬瓜和茄子还有什么不一样?先自己观察,再小组讨论,最后告诉燕子妈妈。

8、集体总结。

9、作业布置:朗读课文

附:板书设计

15、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燕子妈妈(图) 小燕子(图)

教学反思

课改的大潮汹涌澎湃。 沐浴课改的阳光,我们的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观念、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与以往有所不同。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更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更注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科的整合;注重联系生活调动生活体验等等。作为新课改浪潮下的一名小学老师,我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在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一课的教学中,为实践这些课改的新理念做了一些的努力。

片断一:

(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生字之后)

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生字,现在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拿出燕子妈妈的头饰)我是燕子妈妈,你们都是“小燕子”。

(学生觉得很有趣,都哈哈笑了起来,有的还展开双臂,扑起“翅膀”来。)

师:孩子们,请你们赶快飞到菜园里,把你的发现告诉“妈妈”吧!可以一个人练读,也可以几只小燕子一起讨论讨论。

(生兴奋地、热烈地边读边找有关的句子)

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读给妈妈听?

生1:妈妈,妈妈,冬瓜是大的,茄子是小的。

生2:妈妈,妈妈,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

生3:(抢着读)妈妈,妈妈,我发现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

师:哎呀,我的小燕子们可真聪明呀!你们发现了冬瓜和茄子这么多不同的地方,心里高兴吗?

生:当然高兴啦!

师:(故意皱眉)那我怎么没听出来呀??

生:(歪着头,眨着眼想了一会儿)我知道了!我们应该要读得很高兴才行呀!

师:(笑着点头)那你们就试着用兴奋、高兴的语气读一读吧!

(生练读后,用多种方法读)

片断二:

师:小燕子们,为什么你们第一次、第二次都没发现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第三次却发现了呢?

生1:这次我看得特别认真。

生2:因为我一次比一次看得认真呀。

生3:(调皮地)这一次我还用手摸了,才知道有小刺,粗粗的。

师:你们真是妈妈的好孩子,不但会用眼睛看,还知道用手摸。真是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呀!

师:(出示实物冬瓜和茄子)你们知道它们还有什么不同吗?

(生有的摇头,有的在小声议论,有的在思考)

师:让我们一起切开冬瓜和茄子,你们可以看一看,可以闻一闻,也可以捏一捏,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生1:(兴奋地)老师,我看到了!冬瓜里面的的籽是扁扁,白白的,茄子的籽很小很小,比芝麻还要小!

生2:(高高地举起了手)我闻到它们的气味不一样。

生3:(迫不及待地补充)吃起来也不一样啊!

生4:我用手摸的,冬瓜硬硬的,里面滑滑的,茄子是软的。

生5:我把冬瓜和茄子拿起来,发现冬瓜比较重,茄子比较轻呀!

生:…….

师:(开心地笑了)你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啊,我真佩服你们!

看来我们观察事物的方法有很多,除了用眼睛看,还可以用(师指眼、耳鼻口等部位,让学生总结)

师:这节课大家学得很认真,每一位同学都像是聪明伶俐的小燕子。回家以后请同学们也学学小燕子,去观察一下西红柿和萝卜有什么不一样,可以把它们不同的地方画下来,也可以写下来,告诉你的家人和同学。

四、反思与研究

这一节课,孩子们始终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兴高采列地读,认真地观察,积极地表达,下课铃响以后,还有很多孩子嚷嚷着:“老师,我还有发现!”他们的高涨的情绪深深感染了我,我忽然明白,只有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语文课,才是孩子们喜欢的语文课,而有了孩子们的喜爱就意味着获得了成功的一半。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有利条件,更好地去激发他们的兴趣。”

在上述教学片断中,我并没有遵循 ……此处隐藏15018个字……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一个笔画(写出这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认真仔细的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4、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小燕子》音乐(让学生认真听,交流感受,说说自己了解的小燕子)。

2、激情导入,板书课题。朗读课题,相机认识生字“次”。

二、听读故事,学习生词

1、听读课文(播放课件)一边听,一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生词。

2、学生汇报(学生每汇报一个就出示一个生词卡片,及时鼓励表扬学生)。

3、多媒体出示生词,学生开火车认读。

4、认生词比赛(鼓励学生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5、多媒体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引导学生想办法记住生字。

6、学生交流记住生字的方法。

7、各小组汇报交流(让学生相互鼓励“你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燕子妈妈和小燕子说的话(用不同符号标出来)。

2、学生汇报自己找到的结果,教师相机课件出示相应语句。

a、对于燕子妈妈说的话,引导学生懂得妈妈的耐心、对小燕子的鼓励与疼爱。从而在朗读时读出感情。

b、对于小燕子的话,运用多媒体一步一步出示每一次发现的不同。引导学生明白“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让学生朗读时读出小燕子的可爱。

3、分角色朗读:师生共同练习对话,老师当燕子妈妈,学生当小燕子。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二、再读课文,巩固生字

1、指名读课文,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

2、猜字游戏(把生字卡片分发给不同的学生,另外的同学根据拿到卡片同学的提示猜字)。

3、多媒体出示4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

4、师提示笔顺和位置,范写。生描红,练写。

5、组词比赛。

三、三读课文,理解感悟

1再次听读课文(课件播放),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小燕子几次去了菜园?每次看到了什么?

3、交流汇报(引导学生懂得:小燕子一次比一次进步既是妈妈的鼓励结果,又有小燕子自己仔细,认真的观察的结果)。

4、思考:燕子妈妈为什么夸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引导学生通过小燕子三次观察的不同结果理解。

四、观察训练 拓展思维

课件出示不同水果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它们的不同。

五、读读说说 积累词语

多媒体出示课后“读读说说”中的词语。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类似的词语。

六、课外拓展 布置作业

收集水果、蔬菜卡片跟爸爸妈妈说说他们的不同。

  【板书设计】 15.一次比一次进步

(冬瓜图片) 大 绿 皮上有细毛

进步

(茄子图片) 小 紫 柄上有小刺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 认识“次”“瓜”等13个生字;会些“回”“片”“皮”3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表情的朗读课文。

3、 感受并说出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点,培养认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次”“瓜”等13个生字;会些“回”“片”“皮”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表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 感受并说出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点,培养认真的好习惯。

【教学方法】

讨论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模式】

玩中学。

【教学准备】

挂图 生字卡。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揭示导入,初步感知课文

1、出示课题“一次比一次有进步”,齐读。强调“次”是平舌音,两点水旁。

2、出示课文插图,听配音朗读课文。

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预习情况,教师巡视指导

1、小组长在组内带读生字,请同学给生字组词。

2、组内同学自选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长随意抽生字卡片请同学读或记。

4、小组齐读课文,并选一段最满意的再读。

三、小组汇报合作学习成果,教师适当指导与组织,其他同学评价

1、A同学带读生字。

2、B同学介绍用“加一加”的方法记生字,“词、什、得、仔、现”。

3、C同学请其他同学介绍剩下的字怎么记。

4、D同学带领全组齐读刚才读得最好的自然段。

5、同学们评价:“我喜欢A同学读的,他声音响亮,我送给他五颗星”。“我喜欢D同学读的,他很投入,我给他五颗星”。

6、师评价:每个同学都有进步,而且我发现你们回答问题时声音都比以前大了。

四、全班巩固认字情况

1、开火车读(有注音)

2、双响炮读。(即同桌齐读,无注音,读字并组词)

五、再读课文,观察感悟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小燕子飞出去几次?每一次他发现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

2、交流读书所得。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处是不同阶段的挂图。引导观察不同特征。(如:大小、颜色、表皮)

六、精读课文,训练朗读

谈话:你是从课文的哪几段知道这些特点的,找出来读一读。

1、指导个别朗读燕子妈妈与小燕子的对话。随机指导;燕子妈妈说话时态度亲切,语速较慢,读疑问句“有什么不一样?”时语调要上扬。“你说的对。”“很好”。“你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几句,要读出赞扬的语气。朗读小燕子的话时语素稍快,表现出它兴奋的心情。

2、同桌分角色朗读。

3、请一二组当燕子妈妈,三四组当小燕子,教师旁白,朗读二、三、四自然段。

七、再次观察,拓展延伸

1、(出示实物:冬瓜和茄子)小朋友们,老师把冬瓜宝宝和茄子宝宝请到我们身边来了,大家可以上来闻一闻、摸一摸,也可以看着课文插图,讨论一下冬瓜和茄子还有什么不同。

2、同学们自由观察交流表达。

八、指导书写,开展竞赛

1、认真观察范字。提醒“回、片、皮”书写的注意。

2、鼓励学生找写字伙伴进行书写竞赛。自己先写一格,然后与写字伙伴交换书本,在双方的田字格里书写,完成后两人一起评价,在写得好的字下面画个小圆圈。看谁得到的圆圈多谁就获得老师的一面小红旗。

九、布置课外实践活动

观察丝瓜和黄瓜的不同。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